薪火相传
新传故事
首页 >> 薪火相传 >> 新传故事 >> 正文
黄缘缘:在坚守理想的道路上前行
发布日期:2011-04-15点击数:
个人简介: 黄缘缘,2002年考入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新闻学系,2006级硕士研究生,新闻实务方向。2008年7月至今,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,担任品牌栏目《市民热线》编辑,作品多次受到专家和听众的一致好评。曾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、学院团委副书记等职务,与央视《新闻调查》、《财经》等多家媒体进行合作,举办高峰论坛、记者培训班等活动。
结缘新传
福建考生黄缘缘和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的结缘,有点偶然。 高考后,福建省实行估分填报志愿的政策。黄缘缘和好友成绩都不错,都有填报口碑好的网赌网址的资格。她觉得自己的成绩比好友差一点,于是选择志愿时便有意和好友岔开。好友选择了光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,她选择了澳门十大正规老牌网赌和国际关系学院。最后她被新传录取,也算是得偿所愿。 入学后,她想做战地记者,于是选了国际政治双学位。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,并保送本院新闻实务方向的研究生。 黄缘缘并不是闷头读书的员工,她更愿意投入社会,了解社会。 读书时,黄缘缘在爱心社儿童组呆过三年,每周都要骑车两三个小时,去位于蓝靛厂的民工子弟学校教书。那时候路很难走,她和同伴们也乐此不疲。至于去河北、河南等地走访贫困员工的经历,更让她津津乐道。 她们去过河北的一个小镇,去之前一年才通上电。村民们很穷,但还是努力让孩子们有稍好一点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当地人经常吃不上肉。据说,有一户人家偶然抓到一只老鼠,便把老鼠肉抠出来吃掉,往皮里塞满沙子,给孩子做成玩偶。听老乡讲完,她们所有人当时都震惊了。尽管住在镇上最好的地方,较差的环境依旧让她们彻夜难眠。回学校后大家努力地募捐,希望能够帮助那里的孩子。类似这样的事情常常让她为之感动。 黄缘缘曾去《21世纪经济报道》实习,没有经济学教育背景的她要报道上市公司,只能从公司的年报中寻找新闻线索。她自己买了大量的经济学书籍,自学经济,学习看公司的财务报表,试着分析股价波动预示着什么,分析收购计划将带来什么样的市场变化。上市公司一般上午开盘,而下午四五点钟就要截稿。这段紧张的实习经历让她收获颇多。 读研后,黄缘缘作为第一批赴台实习的大陆员工,去了台湾公共电视台见习。赶上台湾在举行入联公投,施明德领导的红衫军还在“总统府”门前示威。她亲眼目睹了这一切,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。 见习活动分为两部分:一方面在学校学习台湾的传媒生态,另一方面去电视台实习。去之前,黄缘缘以为台湾的媒体很发达,媒体人也应当见识广博。后来她才发现,连媒体的人也对大陆很不了解。公共电视台的同事会问她:你们中国人现在买得起电视、冰箱吗?你们为什么让蒙古国独立出去?她非常吃惊。既然做新闻的人都有这样的认知,那更没办法要求台湾的老百姓对大陆有正确的看待了。文化上的隔阂让她深深感到,两岸的交流应该加强。这几个月的实习比几年的学习生活,给了她更多的锻炼。
倾听百姓声音
“老百姓有很多的事儿来反映,让热线来说说您听听,让咱北京美丽又文明。” 京腔十足的音乐响起。每天早晨七点半,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《市民热线》栏目准时开播。 黄缘缘是这个栏目的编辑。2008年,她成为这个栏目组的一员。在此之前,她从未涉足过广播新闻。“只是想挑战自己。”她这样解释选择广播电台的初衷。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接待室的墙上,挂着12个标志牌,包括9家专业广播、1个节目制作中心和1个网站。黄缘缘供职的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排在第二位。 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前身是城市管理广播, 2007年,呼号中加入了“服务”二字,明确了自身的定位。 在城市服务管理广播,《市民热线》的收听率总是排在前几位。这个栏目定位于打造市委市政府与市民沟通的平台,是台里备受重视的品牌栏目。《市民热线》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,收集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,也会听取市民对首都建设、管理的意见和建议,并将具体问题转给政府各部门协调解决。 每天,黄缘缘要从来电记录中筛选新闻线索,形成选题,并派记者展开深度调查。采访回来的新闻还要进行编辑,经领导批准后才能播出。 节目开始后,主持人跟听众打完招呼,念一段导语,切换到反映问题的听众的电话录音,让大家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,再进行一针见血的评点。主持人的立场很明确,总是在批评有关部门的推诿,对反映问题的听众表示支持。 主持人的点评并非即兴发挥,而是有稿可依。他们手中的稿子出自编辑笔下。黄缘缘说,主持人每说上一分钟,她要编出250字。 《市民热线》关注的内容多是市民身边的琐碎小事儿,比如下水道堵塞、小区内治安不好、车辆违规停放等等,但是依靠市民的个人力量很难解决。《市民热线》便担负起了这个任务。 2010年12月14日,《市民热线》报道了这样几件小事儿:小区内摆摊的摊贩反映管理费太高,生意不好做;身体有残障的听众反映没收到残疾人补助;企业改制的听众反映买电时拿不到发票;家住通州某小区的听众反映暖气总是不热,室内温度达不到政府的要求。主持人一一给出点评。 这期节目的责任编辑是黄缘缘。尽管节目之前已经录制完毕,她还是认真地听完。很顺利,她松了一口气。 市政府要求各区县关注《市民热线》,这使这个节目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了权力,不再单纯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。节目报道的很多问题,都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得到了解决。《市民热线》栏目组每周还会通过电话进行回访,询问事情的解决情况。
紧张的生活
早上5点钟,冬天的北京还在黎明的沉睡中,黄缘缘已经走上岗位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而为了等新闻,她5个小时前刚刚下班。每个月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要这样度过。 她熟门熟路的摆弄着机器,轻音乐响起,城市服务管理广播开始了一天的播音。 刚进台时,黄缘缘不会用机器,不会编节目,只好每天加班。现在编一期时长半小时的节目大概一两个小时,最开始却需要两三天。而且,工作和实习大不相同。实习时会有人带,不会做会有人教。工作就不一样了,不会做的话只能自己学。 她整天泡在机房里,盯着电脑,一点一点地学习编辑广播新闻的技巧。时间长了,连做梦都会梦见满屏的音质线。 工作对时间要求严格,她怕睡过头,每天都要上两个闹钟,才能安心地睡觉。但几乎所有的同事都会做恶梦,梦见自己睡过头,醒来后一身大汗。 竞争越来越激烈,新闻节目也越来越倾向于直播。电台规定,整点时必须播出新闻。如果收音机出现5秒空白,就要被记一次事故;如果出现15秒空白,警报还会响起。广播线性的特点决定从业者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。 一个下午,黄缘缘去采访一个发布会,4点钟上司就打电话,催着她赶回单位,为了赶在截稿时间之前把稿子编出来。广播新闻要录同期声,对声音质量的要求很高。很多新人刚接触工作时不熟悉设备,采访完毕后才发现没录上,急得干脆坐在办公室里大哭。 曾有一段时间,编辑们有的休假,有的出差,只剩下两个人还在工作岗位上。黄缘缘便和另外一位编辑轮流进直播间。往往是8点钟刚直播完一个节目,马上要编辑下一个节目的稿子,8点半截稿,9点钟再进直播间。这种生活持续了10天。现在想想,她觉得自己实在太不可思议。 工作压力很大。一个新节目如果三个月考评较差会被警告,半年无改观就会被拿下。电台的稿件还经常拿去请专家点评。有时候专家评价高的,市民不一定愿意听;而市民欢迎的节目,专家又不一定评价高。要想兼顾质量和收听率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。 最郁闷的不是工作的劳累,而是内心的郁闷。 《市民热线》关注的都是负面消息,呈现出来的总是最惨最消极的一面。时间长了,黄缘缘说自己“入戏太深”,上班时很郁闷,下班后也很郁闷,整个人的情绪总是很低落。她总希望事情向着好的方向转变,而现实一次又一次让她失望。她笑称自己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重,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学会将工作和生活分开。 刚入职时,黄缘缘很有成就感。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解决困难,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。 而同质的新闻做多了,她也会委屈。今天是下水道堵塞,明天还是下水道堵塞。每天都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儿,让她觉得有点无趣。不过她觉得,跑新闻从热线开始,可以真正了解普罗大众的生活状态,亲身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。如果一开始做政府新闻,就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慨。 现在的黄缘缘已经完成了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。她说,接受、处理、放下,已经成为自己的工作常态。 黄缘缘说:“用脚丈量土地,才会有心怀天下的感觉。”她建议还在读书的同学们能够走出学校,体验社会,放开眼界,才能培养一个新闻人应该具有的开阔视野和悲悯情怀。 她认为作为一名社会人,更应该学会推己及人,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考虑问题。如果思维方式还是自己的价值观,就无法理解。而尝试着去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事情,才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。 采访手记: 两年未见,黄缘缘剪去了长发,留起了职场上常见的短发,看上去多了一分成熟,也多了一分干练。采访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小食堂进行,周围就餐的人来来往往,却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交谈。她聊起自己的校园时代,说起读书和实习,谈到当下的工作,话题一个接一个,讲起故事来一件接一件,时不时发一通感慨,再将自己的心得感想穿插其中。她的普通话带有轻微的闽南口音,听起来韵味十足。一个坚守理想的新传毕业生的形象,就这样逐渐清晰起来。

记者/弓健

上一条:樊敏: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八年
下一条:桑兰:人生不断在攀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