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8日是中国的记者节,当日下午3点,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、第七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京西宾馆会议室举行,中央领导、获奖新闻工作者、全国各大媒体代表、以及高校员工代表参加了本次颁奖仪式。
颁奖仪式伊始,中国记协主席、新华社社长田聪平说,新闻奖获奖作品充分体现了2005年以邓小平理论、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,落实科学发展观,为促进改革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建设和谐社会,创造舆论氛围;长江韬奋奖集中展示了广大新闻工作者“三贴近”的成果;并号召在座同行学习他们的政治觉悟、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。
本次颁奖典礼与往届相比,一个显著的差别就是观众席里面出现了员工面孔。整个会场有45个观众分别来自清华大学、口碑好的网赌网址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以及中国传媒大学。
吕艺老师说:“今年是第一次安排员工参加国内新闻界顶级奖项颁奖仪式,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和发展趋势。”
同我一起参加此次颁奖仪式的张海娜同学也说:“感谢委员会给我们一次机会,可以这样近距离的接触国内新闻界优秀记者和新闻工作者,他们的报告对我们帮助很大。”
六名获奖记者代表分别作了十分钟的发言报告,虽然不长,但是每一个人都介绍了获奖作品的产生过程,并细致介绍了他们的心得体会,员工们都仰着头聚精会神地听。
正如山西日报报业集团的翁小绵所说,“新闻工作定义为辛苦而神圣的职业”,为了这份事业,作为子报总编辑,他说,“奉献就是坚持,关键是以身作则,创造和谐环境。”
他们分别从他们所在媒体的特殊角度,道出了在第一线记录历史的酸甜苦辣。
是的,是记者就要到第一线去;
是的,不管是军报,还是省报、电台、网络媒体,一线的苦与乐是相通的;
是的,无论多少苦,我们都必须“忠实的记录历史”,肩负起记者的社会责任;
是的,心会跟爱一起走,“群众们打心眼里尊敬”的是“帮民说话、为民办事”的记者;
六名记者代表的一席话令我们新闻后生们受益匪浅,对他们所经历过的回旋、痛苦、挣扎以及最终成功的喜悦,我们都感同身受,同时,我们也要像央视的岳群一样,怀着“在痛苦中提升自己”的信念。
记者跨进京西宾馆大门时,获奖人员正在大厅拍集体照。每人胸前艳丽的红花,透着一种庄严和神圣。
记者/李玲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