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后的农村
“现在社会的最底层其实就是在农村种地,所以这些人到城市里其实是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了努力。”
来到城市的全都是农村的精华——年轻力壮、学历较高或者二者兼备,他们干着城市里最低贱的工作,“安徽的保姆、河南人捡破烂、温州人做衣服修鞋子”,但“比起留在家里的同龄人,走出来完全是另一种命运。”
“现在中国每户平均分地半公顷,也就七、八亩的样子,刨去化肥种子和各种费用,只种粮食的话,一年一亩地也就收入200块钱,一年全家收入1500多。民工就不一样了,一个月400,一年差不多5000块。”
“很多民工输出大省的财政收入,像四川,民工挣的钱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40%。民工把钱汇回家盖起了高楼。”
“可年轻人都出来了,农村不可避免会萧条。挺好的大楼孤零零的住上一两个老人和孩子。而且舍不得花钱——其实也没钱——大的经济圈还是循环不起来。”
“地撂荒了,没办法啊。国家现在没能力为农民也提供福利,土地就算是最后的饭碗。万一私有化了——术语是土地流转——农民没依靠了。失地农民现在已经成为‘新三农问题’”。
面前的都市
有城市户口的“正式工人”,“一个月挣几千块钱还不乐意,民工挣点钱就满足。”
“他们好比偷渡的外国移民一样,像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人,印度的土耳其人,或者是偷渡到日本的中国人,那是别人的国家。他们认同了中国多年来的‘阶级划分’,能捞到个挣钱的机会就不错了。下岗职工的生活条件比民工好多了,可这么多年来也没有民工的过激行为。”
“农民的现代谋生技能差,很多行业的准入门槛儿对于他们太高;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来就不是为农民设置的。所以他们到城里来,只能找老乡落脚,找别人不干的活干,失业了也没有任何部门来管。”
“可别以为他们来到城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赚钱。这是个文明的大课堂,它所能给的教育比大学四年要多得多。一套全新的生活体系的习得,工业文明的熏陶,这里都孕育着农村走向现代文明的契机”。
“年轻人能接受更先进的理念,民主自由平等观念肯定会得到认同。”
“农民工进城对社会进步绝对是有推动作用的。这是对8亿农民社会技能、组织能力的全面拓展”。
“城市太好了,我作调查的时候,80%的年轻人都说:‘再也不回去了。’这与城乡越来越大的差距和乡村的萧条,实际上是互为因果的,只能等将来农村建设好了,再吸引这些人回流。”
“未来二十年,还会有1.5 到2亿农民流入城市,所以应有一些制度安排,他们是未来的市民,城里人将来的邻居,消除社会隔阂和人为制度设置的障碍非常重要。”
未来的梦想
“真正关系到将来的倒可能是民工子女的教育状况。所谓培养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教育,太理想化了,好像要培养农民领袖似的。他们更关心的可能就是孩子能不能有比较高的学历,这个学历才是改变孩子命运的契机。”
“最近北京市刚刚通过了民工子弟小学合法化的议案,社会慈善机构在这方面的捐助也逐步得到规范,总之这些小学会逐步走向正轨。在北京打工时间相对长的民工都会把孩子带出来,这些孩子就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。”
“很多人向往美国是因为有白手起家个人奋斗的‘美国梦’摆在那里,中国以前的也有一个梦——共产主义梦,可太遥远了。我曾在‘世纪大讲堂’讲演的时候说过:‘坚持梦想能改变一个人的位置。’所以无论如何,民工和他们的后代,都应该找到并坚持自己的梦想,一个离现实生活近一些的梦想,那里有他们的未来。”
(记者:方力为,许丽贤)